2024年12月5日,北京——“2024全国智慧矿山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智慧矿山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会议强调,随着5G、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智慧矿山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标准体系的完善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院士指出,智慧矿山建设是世界矿业发展的大趋势,如何提升矿山机器人的智能装备是未来行业发展重点。
近年来,中国智慧矿山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国家矿山安监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已有超过1,200座矿山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智能化改造,其中约300座矿山已经达到了高度智能化水平。智能化转型不仅提高了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还大幅减少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安徽六安的一座地下铁矿山,通过集控室的“智慧大脑”,系统会自动规划好机车的行驶路径和速度,操作员不需要下井,远程就能完成运输装卸和安全监测等日常工作,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和条件。
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智慧矿山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5G网络的低延迟、高带宽特性,使得矿山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人工智能则为矿山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座煤炭矿区,不停巡检的机器人通过红外线热成像系统监控,将整个矿区的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呈现在智慧中心的大屏幕上,实现了对矿区内所有设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为了推动智慧矿山相关领域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内智慧矿山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在积极推进智慧矿山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如西安核音智言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项名为“一种智慧矿山用监控设备”的专利,该设备能够在清洗后保持监控器表面的干燥性,降低灰尘的黏附效果,从而提高监控效果。
为了推动智慧矿山建设,金融机构也在积极行动。建设银行保康支行向湖北某矿业企业发放了1.5亿元贷款,支持其按照智慧矿山、安全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进行转型升级。多家银行和投资机构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智慧矿山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大会上,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智慧矿山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多家企业在大会上分享了智慧矿山应用的成功案例。例如,中国五矿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实施的数字化智能矿山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该公司通过智能化建设,固定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减员157人,年平均减少人工成本及附加2000余万元,本质安全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模板,展示了智慧矿山建设的实际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院士在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智慧矿山建设是世界矿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5G、AI、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矿山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便利。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动智慧矿山产业链的全面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2024年度全国智慧矿山创新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智慧矿山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前景,也为国内外智慧矿山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中国智慧矿山将继续为全球矿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随着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智慧矿山将成为矿业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为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矿山运营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