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北京——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大模型与伦理治理”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近1000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参加,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院士表示,大模型技术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大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训练,能够理解和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图像和音频内容,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强调,大模型将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便利。
大会期间,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展示了最新的大模型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
多模态大模型:阿里云发布了最新的多模态大模型“通义万相”,该模型能够处理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自然的交互体验。
智能医疗诊断:腾讯医疗AI实验室展示了其在医疗影像诊断领域的最新成果,通过大模型技术,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诊断疾病,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教育平台:好未来教育集团推出了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智能教育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互动体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智能金融风控:蚂蚁集团展示了其在金融风控领域的最新应用,通过大模型技术,能够实时分析和预测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伦理治理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大会特别设立了“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专题论坛,邀请了多位法学专家和伦理学者,就AI伦理治理的法律法规、伦理原则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张涛表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需要从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自律等多个层面入手,确保技术的发展既能推动社会进步,又能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体权益。他强调,透明度、公平性和隐私保护是当前AI伦理治理的重点。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已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未来,将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同时,他表示,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大会还设立了多个专题论坛和圆桌对话,邀请了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产业应用、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者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构建开放合作的生态系统。
多家企业分享了大模型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
智能客服系统:京东智能客服系统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了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智慧城市管理:华为推出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了城市交通、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自动驾驶:百度Apollo展示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进展,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了更加精准的环境感知和决策控制,提高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为实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