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近日宣布,国产大型客机C919已获得超过1300架的订单,总价值高达90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订单不仅来自国内航空公司,还包括来自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的国际客户,显示出C919在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巨大潜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商飞正在加速产能扩张,并积极向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申请适航认证,为未来的出口业务铺平道路。此外,C919的批生产条件建设项目二期已经中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
12月4日至6日,2024(第十四届)航空工业国际大会暨第二届大飞机产业可靠性发展(无锡)大会在江苏省无锡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上海市航空学会与中国商飞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政府机构、科研院校、制造企业及服务供应商的400多名代表参会。会议围绕航空产业链发展、大飞机可靠性提升、航空计量测试、飞机试验与验证、航空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领袖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合作来促进航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航空工业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为全球航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今年9月,航空工业集团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正式发布了涵盖科技全周期创新行动、重大科技专项行动、体制机制改革行动、英才行动以及评价行动在内的“五大行动计划”。这些计划旨在全面提升航空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航空工业党组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持续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实施“五大行动计划”,航空工业集团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航空领域的领先地位,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与江苏祥跃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于12月15日正式签署了5架“鲲龙”AG600M(灭火型)飞机的购机合同,进一步推动了这款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市场化进程。加上此前获得的6架订单,该机型全年共收获11架订单,标志着AG600项目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鲲龙”AG600M在今年9月成功完成了首飞,并在珠海航展上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展示了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加,AG600M的量产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交付用户使用。
2024年12月3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的民航航材发展大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器材产业发展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起,联合了多家国内外知名的航空器材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提高我国航空器材产业的整体水平。联盟的成立对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采购成本、保障供应链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联盟将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助力中国航空器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航空工业集团携260余项展品精彩亮相,较上一届增长了25%,覆盖了海、陆、空、天等多个领域。展会期间,航空工业展示了包括歼-20、直-20、运-20等在内的“20时代”代表性机型,以及AG600M、翼龙系列无人机等最新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参展的CBJ公务机和C919移动数字飞机展示平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充分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此次航展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综合实力,也增强了全球对中国航空技术的信心。
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作为航空工业“国家队”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体系化”布局展示了其自主研制的系列化直升机产品,彰显了持续创新发展直升机领域的决心和目标。集团通过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正在更大力度地开展新构型直升机、新能源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质新域装备技术研究,突破了跨代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此举不仅提升了中国航空工业在民用直升机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全球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当前,全球航空工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中国航空工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国际合作,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技术标准。同时,还将积极参与全球航空治理体系的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未来,中国航空工业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竞争,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航空强国的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