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上海 —— 在今日举行的“智慧矿山创新发展论坛”上,智慧矿山上海合作联盟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合作项目和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智慧矿山建设迈入了新阶段。作为全国首个以长三角为核心的行业联盟,该联盟自成立以来,在推动5G+能源领域深入合作、促进智慧矿山技术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G赋能矿山无人化作业:中国联通与上海煤科等联盟成员共同展示了最新的5G无人矿车解决方案。通过5G网络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实现了矿区内无人驾驶车辆的精准操控和实时数据传输,大幅提高了矿山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此外,基于5G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也在大会上亮相,能够自动识别故障并及时反馈,为矿山设备维护提供了智能化手段。
远程操控与自动化生产:利用5G技术,矿山企业可以实现对井下采掘设备的远程操控,减少人员直接接触危险环境的机会。例如,天地奔牛公司推出的5G智能采煤机控制系统,使得操作员可以在地面控制室完成对井下采煤机的全部操作,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有效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智慧矿山上海合作联盟积极推动成员单位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上海山源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一套全新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矿山能耗情况,并通过优化调度算法降低能源消耗。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多家大型煤矿企业中得到应用,帮助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为了更好地保护矿区生态环境,联盟成员还研发了一系列环保型采矿技术和装备。如电光科技推出的新型绿色爆破材料,能够在保证开采效果的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雪浪科技则推出了一款智能尾矿处理装置,可将尾矿中的有用成分回收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排放。
AI大模型落户矿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会上发布了最新版的矿鸿操作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AI)大模型,能够为矿山企业提供更加智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通过AI技术的应用,矿山企业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地质条件、优化开采方案,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智慧矿山上海合作联盟始终注重加强产学研用之间的合作交流。本次论坛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特别是针对矿山智能化关键技术难题,各方将联合攻关,力求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近日印发了《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明确对符合条件的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推广应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装备和信息基础设施。这无疑为智慧矿山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金融资本积极介入:随着智慧矿山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会议现场,多家银行和投资机构表达了对智慧矿山项目的浓厚兴趣,并承诺提供长期稳定的融资支持。比如,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宣布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智慧矿山相关企业的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
智慧矿山上海合作联盟成立一年多来,已经成为了推动中国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力量。未来,联盟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汇聚各方资源,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为实现矿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智慧矿山必将成为中国矿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引领全球矿业走向更加智能、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